建好高標農田 保障農村飲水 提升人居環(huán)境
金華鄉(xiāng)村共富圖景絢麗多彩

從深化新時代“千萬工程”到實施和美鄉(xiāng)村“三大行動”,從高標準農田建設到人居環(huán)境整體提升,在八婺大地,美麗田園集優(yōu)成勢,未來鄉(xiāng)村模樣初見端倪,詩畫江南圖景徐徐鋪展。
寒冬時節(jié),金華各地搶抓冬閑有利時機,平整土地、興修水利,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。2024年,“高標準農田(糧食生產功能區(qū))改造提升”列入金華市民生實事事項,共計19個項目,計劃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.1969萬畝,投資4085萬元。金華市農業(yè)農村局深入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(zhàn)略,按照新建一批、認定一批、調整一批、提升一批“四個一批”的原則,分年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已取得一定成效。2024年度任務在6月底提前完成。
同時,金華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2024年早稻播種面積26.4萬畝、產量10.54萬噸,分別較2023年增加1.04萬畝、0.15萬噸;小麥、油菜、秋糧作物種植面積分別較2023年增加0.66萬畝、2.65萬畝、2.94萬畝,其中油菜面積28.66萬畝,位列全省第一。
農村美不美,低頭先看水。“這里原來是個臭水塘,現(xiàn)在變成了美麗公園?!?月13日,金華義烏市赤岸鎮(zhèn)尚陽村村民毛海賓說,生活污水治理給村子帶來很大變化。過去,尚陽村污水滿大街橫流,匯流到村頭坑塘,蚊蠅到處飛。如今,村里水變清了,環(huán)境好了,共富酒坊、徽派古街、朱恒書畫館等一個個新興的鄉(xiāng)村文化產業(yè)落地生根,有效帶動村民致富增收。金華以優(yōu)化工藝技術、科技賦能運維為工作抓手,高質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改造、標準化運維工作,全力推進323個新(改)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落地見效。
塘坵供水站位于金華東陽市佐村鎮(zhèn)塘坵村,原有設施相對簡陋、建設標準不夠高。如今該供水站得以全面升級,提升自動化加藥系統(tǒng)、引進陶瓷膜過濾處理、“前置初濾”等新型工藝技術,采用信息化管理進行水質在線監(jiān)測,讓當?shù)?35名群眾喝上了放心水、安全水。2024年,金華共有94座單村水站改造提升任務納入省、市級民生實事,涉及受益人口3.88萬人,計劃投資3091萬元。金華市水利局按照“延伸覆蓋一批、新建改建一批、鞏固提升一批”的原則,加速單村水站改造提升,切實解決農村居民“喝好水難”的問題,著力構建“同源、同網、同質、同服務”的城鄉(xiāng)一體化供水格局。
據(jù)悉,金華完成單村水站改造提升民生實事任務116座,超額完成23.4%,涉及受益人口4.68萬人,全市農村供水工程水質合格率從98.51%提升到99.86%。完成新(改)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共計361個,超額38個,惠及行政村191個、農戶4.46萬戶,任務完成率111.76%,超額數(shù)位居全省第一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